红网时刻9月18日讯(祁阳站记者 毛彬)三年前,毕业于厦门大学的农学博士陈小龙回到家乡祁阳。他与中国科学院、中国农业科学院等单位的8位博士、硕士研究生组建生物科技团队,在他的家乡打造了一条种子培育、生态种植、品牌加工的农业科技创新之路。
又是一年丰收季。在祁阳市羊角塘镇江山村200亩试验田里,陈小龙生态种植的水稻秸秆粗壮、颗粒饱满,与周边的水稻相比更是鹤立"鸡群"。
祁阳农学博士:陈小龙
主要是这一代选择是非常关键的,还有落粒性等等一些相关性状,包括后面还要检测一下品质,米质看一下,米质像欧蓓丽、青黄素都可以检测一下。
黄议峰:这个分裂多一点的粒数多一点的,好一点的选一点稳定的,到时候再做一些检测。
陈小龙:嗯,后面再继续选育,这一代很关键。
2019年,在同校师兄陈小龙博士的邀约下,黄议峰放弃了工作4年的厦门大学植物干细胞试验室研究工作,毅然与陈小龙组建团队,开展水稻科研和种植工作。
农学博士:陈小龙
做胚芽米是当前膳食的一个发展趋势,营养比较全面、丰富的膳食纤维,改善胭脂米当中的一些营养不足,这是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,到这一代是一个关键时期,因为现在选得好,后面有一些好的品种就保留下来。
陈小龙团队在试验田里,采取稻鸭、稻鳅生态农法技术,示范种植自己研究的水稻新品种祁山胭脂米。同时帮助改良农田土壤、修复农村生态环境。博士回乡种田,刚开始不被村里人所理解,自从培育了3个水稻品种,基地产的大米卖到了25元一斤,这让村民看到了希望。
羊角塘镇江山村返乡创业农民:戴衡林
博士还回家种田,真的让我们有点不可思议,但是后来看到他们种了200亩试验田,不施农药、不施化肥,利用试验田还培育了新的品种。
羊角塘镇江山村党总支书记、村主任:陈满元
下一步,村里面要选一些优质的、自然条件比较好的农田,发展这种绿色种植,让更多的老百姓吃上放心米。
在祁阳流转近万亩稻田的种粮大户邓根智听说博士回家种田,他专程赶到江山村参观,了解水稻种植新技术、新理念。他说一定要把陈博士的科研技术成果,推广运用到自己的粮食生产中去。
祁阳种粮大户:邓根智
陈博士的种田方式让我大开了眼界,我准备请陈博士给我当顾问,也要在我承包的稻田里好好推广生态种植,把稻谷卖出好价钱,让老百姓吃上安全优质的大米。
目前,陈小龙博士团队建立了第一个零农残优质稻示范基地,让900多个水稻品种在自然条件下接受抗虫、抗病、抗倒伏等试验。陈小龙已经培育的祁山胭脂米、祁兴占等3个品牌,农业农村部颁发了一级米的特色优质稻新品种,获得1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,发表论文10篇,注册商标7项,另有4个理论研究论文和科技创新成果。
农学博士:陈小龙
下一步打算,将这种生态绿色纯天然的生产方式,运用到乡村振兴产业模式当中去,发挥我们这种综合种养技术的优势。
来源:祁阳融媒体中心
作者:毛彬
编辑:周祥云
本文为祁阳新闻网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。
本文链接:http://www.qynews.gov.cn/content/2021/09/18/10180292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