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

祁阳:数字技术“复活”摩崖石刻 打造文旅消费新场景

来源:祁阳融媒体中心 作者:欧勇强 陈斌 编辑:陈瑾莹 2025-05-07 20:10:44
—分享—

祁阳新闻网5月7日讯(融媒体记者 欧勇强 陈斌)祁阳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,采取新媒体技术、通过数字化手段,解锁盛唐书法名碑、触摸历史经典。505方自唐代留下来的石刻,正以数字科技的形式走进大众生活,文物数字化的体验游让广大游客在书写、镌刻中感悟摩崖石刻魅力。

祁阳:“文化+科技”沉浸式体验数字摩崖石刻.mp4_snapshot_00.04.800.jpg

五一假期的第一天,祁阳摩崖石刻数字博物馆内众多游客前来打卡。博物馆以浯溪碑林505块石碑数字修复成果为基础,利用AI大模型、互动屏幕、全息投影等技术,将刻痕深度在0.01毫米以上的摩崖石刻文字精准还原,不仅让风化的摩崖石刻文字重见天日,还将其转化为可互动、可体验的文化消费新场景。

馆内承中华传统美学,融现代数字科技,分为“何千万年”、“石崖天齐”“可磨可镌”三个展区,以拓片为依,呈现摩崖石刻的文学艺术和美学价值。在“何千万年”展区,游客可沉浸式欣赏环幕数字剧场影片,用虚实结合的手法体现中国摩崖石刻的分布与发展,最终落脚在浯溪大地,开启南国摩崖的叙事。随后走进“石崖天齐”展区,根据大唐、大宋、大明三大中兴颂,用山谷造景结合10块“沉浸式”数字屏,构建了一个中兴颂主题的数字空间,让人仿佛置身于唐、宋、明繁华都城。

记者欧勇强:“我们现在来到的是浯溪八景的体验区,这里呢,采集了宝篆文光、浯溪漱玉、吾亭六厌、摩崖三绝等亮点。那么最酷的就是我身边的这个交互屏,我们可以点击它上传自己的头像系统,就能自动AI换脸,瞬间化身数字诗人,穿越到我旁边的这一幅古代画卷当中,和元结并肩漫步,听他讲述家国情怀,与颜真卿共赏书法,领略其刚劲风骨。还能和这些历史名人隔空合影,留下难忘的回忆。”

穿过访碑光影通道来到“可磨可镌”章节,这里展陈了浯溪与全国精品摩崖碑刻拓片,通过数字屏可以查看石刻修复前后的对比,并与AI馆长元结的好友颜真卿进行知识问答,这样一个趣味交互沉浸式体验区,让摩崖石刻文化清晰可见、深入人心。

记者欧勇强:“在浯溪碑林中有很多石碑已经出现了风化字迹不清的情况,但是没关系,通过之前的‘数字浯溪’的石碑修复,在这一块触摸屏上,我们可以通过左右滑动来查看石碑修复前后的对比,还可以查看石碑采集修复过程当中的多种过程图像,清晰地去对比文字的细节,充分地了解这块石碑的历史背景。”

千年间,古人用拓印的方式保存摩崖石刻上的墨宝,在这里,游客通过“摩崖锤拓”体验,感受古人智慧,并将自己喜欢的拓片进行拓印,创作属于自己的拓片作品,还可扫码下载进行分享。

游客易紫轩:“刚才进来的时候做了一些互动的小游戏,可以把我的作品,还有一些碑林的风景和篆刻作品结合在一起,让我感觉到以前冷冰冰的摩崖石刻,现在变得更加有温度了,体验感满满。”

馆内不仅为游客打造沉浸式体验空间,五一期间还新推出一批融合浯溪碑刻文化的文创产品吸引游客,并通过门票打折减免、对特定对象免费或优惠开放等手段,增强游客获得感。

祁阳市浯溪碑林摩崖石刻数字博物馆工作人员冯斌:“我们在五一期间还增加了国家级非遗拓印体验,包括我们福禄寿喜四个大字。同时,我们在二楼还有祁阳石的精品展和书法摄影作品展,相信对大家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视觉体验。五一期间游客人数我们预计会达到1万人次左右。”

来源:祁阳融媒体中心

作者:欧勇强 陈斌

编辑:陈瑾莹

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qynews.gov.cn/content/646949/99/14937442.html

阅读下一篇

返回祁阳新闻网首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