祁阳新闻网5月13日讯(融媒体记者 伍彬彬 吕也千)祁阳市羊角塘镇针对农村劳动力外流、土地分散种植成本高收益低等难题,号召各村将旮旯田、高岸田、低产田等集中流转到村经济合作组织,再统一流转给种植大户,发展规模种植,特色种植,大力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,走出了一条乡村美、产业旺、村民富的特色乡村振兴之路。
盛夏时节,正值芋头生长关键期。走进羊角塘镇江山村千亩芋头种植基地,放眼望去,一株株芋苗叶色浓绿、茎秆挺拔,层层叠叠的叶片在微风中舒展摇曳,宛如一片碧色海洋。十多个村民正在田间来回穿梭,除草培土、追施有机肥,一派热火朝天的精细化管护场景。
祁阳市羊角塘镇江山村村民张月花:“我是3月18号来老板这里做事的,开始是做包工,种芋头,赚得一百七八十块钱一天,现在是帮老板做点工,有一百多块钱一天,大家在一起(做事)能聊天,蛮开心,在屋里可以照顾小孩,可以照顾老人,自己也有几亩田租给老板了,赚得点租金到。”
据了解,羊角塘镇江山村共有稻田面积1500余亩,村里通过召开组长、党员、村民代表大会将土地全部流转到村经济合作组织。去年十月,村里引进湖南华粮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种植芋头和水稻,如今村里所有的土地已全部承包出去,还吸纳周边近200余名村民参与田间管理,高峰期日均用工量达80余人。
羊角塘镇江山村党总支书记陈满元:“通过‘小田改大田’基础设施大大改善,现在‘渠相通、沟相连、旱能灌、涝能排’,现在全部种植了祁阳槟榔芋,长势喜人,老百姓大力支持,在家门口就业挣钱,同时增加了村级集体收入,实在是一举两得的大好事。”
今年来,羊角塘镇加大土地资源整合力度,积极探索土地流转新模式,已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“小田改大田"4000余亩。根据“宜粮则粮,宜经则经”的原则,支持引导特色产业发展种植,围绕“一村一品、一片一品”,持续优化产业结构,多种渠道增加农民收入,不断提高农业产业效益。
祁阳市羊角塘镇副镇长董建平:“羊角塘镇紧紧围绕高效农业规模化建设,重点打造以江山,城南陡‘一村一品’祁阳槟榔芋2000多亩的特色农业集群,积极发展农村二、三产业,因地制宜拓展农业的多功能和农民就业新领域,促进农业增收,助力乡村全面振兴。”
来源:祁阳融媒体中心
作者:伍彬彬 吕也千
编辑:陈瑾莹
本文为祁阳新闻网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。
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qynews.gov.cn/content/646949/57/14954402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