祁阳新闻网2月27日讯(融媒体记者 欧勇强 陈斌)近年来,祁阳市以现代农业为抓手,坚决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,全面推进农业提质增效。2024年,全市完成粮食播种面积128.27万亩,总产量达56.8万吨,新建高标准农田6.45万亩,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粮食安全:高标准农田建设护航春耕
农田提高标准,种粮才添底气。2024年,黎家坪镇主动争取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,在新塘村、三冲村、朝主山村、九龙寺村四个村因地制宜实施农田“小改大”,从根本上解决土地“碎片化”的问题。在三冲村的田间,多台挖掘机来回穿梭,将零散的小田块整合成连片大田,在增加耕地面积的同时,也为农户们增加了收益。而且新建的机耕道、畅通的沟渠、平整的土地将极大地提升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,有利于农民春耕生产。
黎家坪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王红湘:“这个项目的实施对我们镇里粮食生产的整体水平都是一个大的提高。首先的话,稻田小丘改大丘之后,它的机械化率比之前都会大大提高。之前的田块有些地方都流转不出,平整之后,我们整体的流转费都会高,从每亩田增加了150块钱的收益。”
2024年,全市新建高标准农田6.45万亩。2025年,祁阳将加快建设高标准农田,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25万亩,总产量不低于56万吨。
特色产业:油茶产业蓬勃发展
走进唐家山油茶基地,一根根3米高的灌溉喷头正旋转着喷洒水肥,一颗颗饱满圆润的油茶果挂满枝头,在水肥的冲刷下显得格外亮眼。村民们正在油茶林中忙着除草、清理枯木,为即将到来的采摘做最后准备。
唐家山油茶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炳贤:“经过我们这个水肥一体化今年是高产了大丰收,今年亩产量大概可以达到1500到2000斤,比以前七八百斤每亩的时候增加到一倍。”
祁阳是“中国油茶之乡”、国家油茶产业发展示范基地,现有油茶林面积63.61万亩,2024年完成油茶新造2万亩。近年来,祁阳明确“三群四带”油茶产业建设布局,制定了“十四五”油茶产业发展规划,持续加强基地建设、提升精深加工能力,围绕油茶全链条实施一系列以奖代补政策。全市拥有油茶规模企业15家,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,省级4家,发展油茶专业合作组织26个;已创建中国驰名商标2个、中国好粮油品牌8个,获得“湖南茶油”公用品牌授权产品4个,油茶产业发展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喜人局面。
“菜篮子”工程:对接粤港澳大湾区
近年来,祁阳市着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农副产品直供地。在祁阳园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,菜农们将新鲜的白菜、菜心分拣装箱,5小时内即可运抵大湾区商超。2024年,全年新增粤港澳大湾区“菜篮子”基地5个,基地总数为33个,蔬菜播种面积达44万亩,总产量90万吨,总产值17亿元。
祁阳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管理股副股长蒋健平:“今年以来,祁阳市大力优化产业布局,建强建大蔬菜基地,积极创新优化生产模式,依托本地资源优势,不断强化龙头带动,成功建立‘龙头企业+专业合作社(家庭农场)+农户’紧密合作模式,持续推广‘稻蔬’轮作和冬季利用育秧大棚生产黑木耳等模式,全年完成蔬菜出口货值4000万元以上。”
2024年,祁阳市以粮食安全为核心,以特色产业为驱动,以乡村振兴为目标,走出了一条现代农业提质增效的新路径。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、特色产业培育、“菜篮子”工程对接大湾区以及乡村振兴规划引领,祁阳正朝着农业强、农村美、农民富的目标稳步迈进。未来,祁阳将继续深化农业改革,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。
来源:祁阳融媒体中心
作者:欧勇强 陈斌
编辑:陈瑾莹
本文为祁阳新闻网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。
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qynews.gov.cn/content/646946/61/14736148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