红网时刻12月10日讯(通讯员 吴小成 桂羿)为壮大村域经济发展,助力乡村振兴,长虹街道通过农村党员和青年农民教育培训,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等多层次、多渠道方式,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乡村人才,他们成为了农业发展的“土专家”“田秀才”和依靠科技致富的能手。
一、摸清底数,建立人才库。对农村青年人才进行深入摸底,采取“个人申请、村组推荐、组织考察”的方式,将45岁以下的农民技术人员、返乡大中专毕业生、复员退伍军人、务工经商人员等纳入优秀人才信息库。
二、分门别类,优化管理。通过摸底调查,街道有“农业型”“工业型”“务工型”“民间艺术型”等不同类型的人才,他们在农村经济和农业发展中扮演着不同角色。为充分发挥他们的示范效应、辐射效应和带头作用,通过培养实用人才,来加强对他们的管理。
三、突出重点,培育“领头雁”。对有一定政治素养和综合能力较强的优秀人才,有序引导他们向村(社区)“两委”班子、农村“后备”干部等岗位流动,着力把青年人才党员培养成为农村基层组织的“领头雁”。
来源:祁阳融媒体中心
作者: 吴小成 桂羿
编辑:邓帅
本文为祁阳新闻网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。
本文链接:http://www.qynews.gov.cn/content/2021/12/10/10544384.html